進入11月份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轉涼,氣溫下降,兒童流感進入高發,小兒感冒問題再次引起廣大家長的關注。為更好地關愛教職工子女身體健康,響應群衆之所想。11月22日,beat365工會特地邀請到空軍特色醫學中心兒科主任王文革作《小兒感冒的中西醫防治》專題報告。本次活動由學院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馬思偉主持。學院黨委副書記魏朋出席。

【工會主席馬思偉主持報告】
據王主任介紹,小兒感冒是兒童常見疾病之一,主要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症狀通常包括流鼻涕、咳嗽、發熱等。在防治方面,中西醫各有其獨特的方法。

【王文革主任介紹普通感冒和流感的異同點】
王主任列舉了部分治療小兒感冒的常見西藥,并且詳細介紹了熱鎮痛治療的注意事項。王主任特别提醒,選擇中成藥時要注意藥物成分及用量。在應用時,應見效即止,不必服完。久服會影響小兒食欲,甚至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
如何區分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王主任從病因、發病季節、舌象、咽喉等12個方面進行了對比,從自己的角度,列舉了幾種常見的中成藥:例如用于治療風熱感冒的中成藥雙黃連顆粒、用于治療感冒兼證的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等等。

如何在家運用推拿療法治療小兒感冒?王主任針對風寒風熱感冒提出了不同建議是:風寒感冒,寒重熱輕者,減去推六腑,加重推三關(增加300次),揉外勞宮100次,按揉風池10次,拿肩井5次,揉按合谷10次。風熱感冒,熱重寒輕者,減去推三關,加重推六腑(增加300次),清肺經300次,揉大椎300次,按揉曲池30次;熱盛者加推脊300次,推湧泉200次。

【黨委副書記魏朋聆聽報告】
哪些蔬菜有助于孩子感冒痊愈?王主任也從自己的角度給出了一些建議,比如:生姜,可用開水沖泡,加一些紅糖做成生姜紅糖茶;生病期間吃一些大白菜、芫荽、西紅柿、荸荠、蘿蔔等。

教職工與專家交流環節,老師們積極提問,現場熱烈。有的老師詢問:小男孩發燒,是否需要馬上打針吃藥?王主任建議:如果孩子仍然活蹦亂跳,可以先觀察。但如果孩子精神狀态不太好,要趕緊打針吃藥。還有的老師提問:夜晚入睡後,孩子一直出汗,尤其是前兩小時出汗多,後期不怎麼出,這是為什麼?王主任回複:孩子小的時候,出汗會是比較多的。但随着孩子長大,這種情況會逐漸好轉。要注意出汗後要及時擦幹,否則會帶走體内的熱量。

【李胤君老師提問】
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王主任結束了此次報告。工會主席馬思偉向王主任頒發了感謝證書。

【工會主席馬思偉向王文革頒發感謝證書】
本次健康“講堂活動”不僅提升了大家對兒童感冒防治的認知,還鼓勵大家關注健康問題的預防和早期幹預,讓教職工們深刻認識到兒童健康的重要性和責任感。

【全體合影】
作者:李胤君、董巍、吳雙
拍攝: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