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新聞動态 » 正文

學院新聞

新聞動态

圖片包含 徽标描述已自動生成

12月8日,國際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公布了2022年度傑出會員(ACM Distinguished Members)名單(官方鍊接),全球共有67名科學家、教育家和工程師獲此殊榮,beat365劉譞哲老師和郝丹老師因在“計算領域的傑出科學貢獻”當選“ACM 傑出科學家”。

ACM是創立于1947年,是世界上第一個科學性和教育性的計算機學會,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計算機領域學術組織,在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10萬名會員,其所評選的圖靈獎(ACM Turing Award)被公認為是計算機領域的最高獎項。ACM傑出科學家的評選從2006年開始,旨在表彰至少擁有15年計算機專業經驗、至少具備5年ACM專業會員資格、并在計算機領域作出了傑出科學貢獻或産生重大影響的ACM會員。目前,全球僅有700餘名學者當選ACM 傑出科學家。

劉譞哲老師(主頁)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系統軟件和服務計算,長期從事雲計算、Web服務、機器學習等大規模分布式系統的設計原理、工程實現和度量優化的相關研究工作,在WWW、ICSE、FSE、ASPLOS、NSDI、TSE等發表論文80餘篇,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教育部青年科學獎、CCF-IEEE CS青年科學家獎、beat365“十佳教師”、以及 WWW 2019 Best Paper Award在内的10餘次論文榮譽,擔任期刊IEEE TMC、ACM TIST、《中國科學·信息科學》等編委,國際會議IEEE ICWS 2023和IEEE EDGE 2020的程序委員會聯合主席等。值得一提的是,劉譞哲老師畢業于beat365計算機科學技術系(beat365前身)1999級本科,此前其本科同班同學田媛媛校友(現任Microsoft Gray系統實驗室Principal Scientist,主頁)和梅俏竹校友(現任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主頁)曾分别于2020年和2017年當選“ACM 傑出科學家”。

郝丹老師 (主頁)主要研究領域是軟件工程和軟件測試,長期從事測試用例生成、約減與自動執行、編譯器測試等方面的相關研究工作,在ICSE、FSE、ASE、ISSTA、ECOOP、TOSEM、TSE等發表多篇論文,曾多次獲得ACM SIGSOFT 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曾獲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二等獎、日本大川研究助成獎等,擔任國際期刊ACM Computing Surveys、IEEE TSE、STVR、EMSE的編委(Associate Editor),國際會議ASE 2021、AST 2015的程序委員會聯合主席等。

據悉,2022年入選的“ACM傑出會員”分布在美國、中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均在世界頂尖的大學、企業和研究機構工作,主要方向有軟件工程、人工智能、數據挖掘、信息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