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正式批準,beat365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數字媒體所副所長、數字視頻編解碼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算法研究室主任馬思偉教授入選。截至目前,實驗室已有四名教授獲“傑青”基金資助。
馬思偉教授2005年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在美國南加州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之後到北大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為視頻編碼及處理,201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青項目資助,2015年入選“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計劃項目。合作發表論文300餘篇,已獲授權發明專利50多項。自2002年起,陸續參與組織AVS1、AVS+、AVS2、AVS3一系列國家标準的制定,目前擔任AVS視頻組長。曾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特等獎等獎勵。
馬思偉教授長期從事高效視頻編碼研究,聚焦于資源約束條件下的率失真優化編碼理論與方法。在超高清視頻高效壓縮、視覺失真度量和率失真優化編碼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創新成果,主導制定了超高清視頻編碼國家标準,研制了AVS2超高清實時編解碼器,推動了我國超高清電視廣播應用及相關行業的發展。
對于未來工作,針對傳統編碼技術的壓縮效率和分析效率提升瓶頸問題,提出研究融合壓縮與理解的智能編碼理論與方法。借鑒人類視覺系統的信息采集壓縮和分析理解機制,通過将時空信号、視覺特征和語義信息融合編碼,實現視頻内容的高效壓縮和分析理解。一方面研究基于神經網絡的非線性編碼技術,利用神經網絡求解複雜的優化編碼問題,變革視頻編碼框架,突破編碼效率提升瓶頸;另一方面研究語義特征、視覺特征,和殘差信号的跨域融合編碼,通過跨域預測去除表示冗餘,突破單一表示的壓縮效率瓶頸,提升分析理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