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新聞動态 » 正文

學院新聞

新聞動态

作者簡介:

劉小青,beat365計算機科學技術系特聘副研究員。beat365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博士、電路與系統博士後。

從事探針計算機算法模型、體系結構、硬件實現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作為三個主要貢獻者之一,成果先後在2019年被評為軍委科技委國防科技創新特區亮點成果之一,2021年作為學校唯一成果選入國家戰略任務工作推進會展覽。

 

我是20139月考入beat365計算機系的博士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後,不知道多少天,興奮、幸福、激動等融為一體。在四年博士生活順利結束後,後又進入博士後工作站,而這些也成為她人生中最寶貴的經曆。在談及對新入學的學弟學妹們有什麼建議時,她說道:清楚方向,選對方向,利用好每一分鐘——進行深入系統學習與探索。接下來一起深入地看看她的經驗之談吧!

 

第一、選擇研究方向

本科四年,僅僅是對該領域的知識打了一個最基本的基礎,即就是碩士研究生階段也是一個打基礎時期。但碩士階段不同于本科階段,碩士階段已經産生了确定研究方向的“乳牙”。這個“乳牙”可能是終生耕耘的領域。一般來講,在博士研究生階段,我們未來很長時間甚至一生的研究方向會在此确定。所以,不論是在碩士期間還是博士期間研究方向的确定,實在是太重要了。在研究方向的選擇方面,需量力而行、興趣而行、基礎而行!否則,可能走在不該走的“路上”。有位前輩曾感慨,數十年後回頭看,發現成功與不成功的關鍵常常是有人選擇了正确的方向,而有人卻陷入山窮水盡。

 

第二、确定研究目标

确定了研究方向之後,随之需确定相應的研究目标。

對于從事理論的研究生,特别是抱負遠大的博士生,确定的研究目标不妨遵循如下規則:

其一、敢于向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未解決的公開難題發起進攻。可能在博士生期間不能完成,但在此方向辛勤勞動,必會取得一定的進展,進而在此基礎上,繼續努力,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取得突破。這方面的例子太多,如威爾斯證明費馬爾猜想,納什建立均衡理論等。

其二、敢于向阻礙當今科學發展的“絆腳石”發起進攻。這些問題的解決是直接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如電子計算機不能有效求解的NP-完全問題,生命科學領域中的諸如蛋白質結構、記憶與存儲等問題。

對于從事技術及應用的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應以國家的急需為目标,以攻克“卡脖子”難題為己任。

 

第三、研究前的準備

研究目标确定之後,需要認真、細心、全面紮實地學習掌握研究方向進展,總結存在的問題是什麼、已有的方法是什麼、“卡脖子”的關鍵在哪裡等。這是研究生階段的必修課,一定要詳細梳理,達到的程度是:對此領域的研究狀況了如指掌。由于在所選擇的研究方向上,有很多不同領域背景的前輩對其開展過研究,因此,我們可能會遇到陌生的知識領域,我的原則是“缺啥補啥”。

 

第四、研究創新階段

研究創新階段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并不斷去解決問題的階段。這是一個嘔心瀝血的過程,是對我們意志、毅力、心态、智慧發起挑戰和考驗的時候,但也恰是激發我們創新創造活力的特别時刻。這需要我們在堅實寬廣的領域知識儲備基礎上,運用科學思維和方法潛精研思,闡幽發微。請一定不要忽視身邊可敬可愛的師長、同學們,通過他們的幫助往往會獲得柳暗花明或者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學們,相信你與我當年一樣,已經經過了興奮、幸福、激動等心路曆程,現在嶄新征程已經開啟,未來的時光充滿挑戰卻将無比充實,若上述建議能對你的研究生階段起到一點作用,不勝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