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beat365“名家講壇”邀請東海大學朱正忠教授發表了題為“AIoT in health car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的學術報告,對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實現P4(Prediction、Prevention、Personalized與 Participatory)醫學模式的相關技術和實踐經驗進行了深入介紹。來自數據空間技術與系統研究中心的師生參與了此次講座,并與朱教授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講座由研究中心金鑫老師主持。

醫療系統已有完整的電子病曆數據用于協助病患電子病曆管理,然而缺乏高效整合數據進行智能決策分析的平台。數據搜集及整合困難且成本昂貴,數據建模技術困難,非專業技術團隊難以勝任;缺乏有效的AI及大數據分析方法,難以及時開展數據分析、預測預防與個性化醫療服務。東海大學研究團隊構建了一套完整的AI大數據技術及平台來協助改善慢性病患的照護,采用P4 醫學模式,通過健康照護信息收集和分析,提供數據收集、整合、分析、學習、驗證的AI大數據高效率雲端服務,讓專業醫療人員可以取得更準确且有效率的分析結果,達到預測、預防疾病的目的,同時提供了個性化服務,提高使用者參與的效益。

在提問環節,朱教授就大數據分析場景下醫學研究如何保護患者數據隐私,以及研究機構如何對不同來源的異構醫療數據進行統一管理與使用等問題,與師生進行了深入探讨。

朱正忠教授簡介:
朱正忠終身傑出教授畢業于美國西北大學,1990-1994任職于美國矽谷洛克希德飛彈太空公司軟件技術中心,且獲頒Special Contribution 及PIP Express Award。也曾在史丹佛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一年,曾擔任東海大學資訊工程系系主任、軟件技術中心主任、研發長、工學院院長等職務。研究領域包含軟件工程、雲端計算及大數據分析、主持多項跨校跨領域整合型計劃如“應用雲端計算技術之老年醫學健康服務系統”,此研究發表過多篇優質及高影響力之期刊。并獲微軟亞洲研究院、中榮計劃、衛服部産學計劃支持與贊助,榮獲科技部2016年應用型産學海報展示優良獎。朱教授過去十年共執行29項科技部計劃及10項産學計劃,産學合作經驗豐富,且有多項技術轉移。朱教授曾擔任科技部工程技術研究發展司智能計算學門與産學合作計劃/智慧計算學門審查委員、雲端暨資安計劃規劃委員。并擔任多個本國際期刊編輯委員。受到許多國外會議的邀請擔任PC、PC Chair、General Chair 及 Steering Committee 等職務,舉辦多場國際會議,近年來主辦2022 COMPAI獲得最佳論文獎及Outstanding service award,2022年獲得台灣科技部“智慧行動健康技術與應用之研究”計畫優良計畫執行成果獎;受邀參加CompSAC 2018 Panelist: The New Realities of AI、CompSAC2017 panelist: Ehealth panel;擔任IETAC 2018 Keynote speaker、CCF keynote speaker、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Quality,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associate editor、IEEE transaction on reliability associate editor、CCF keynote speaker、2022 ICDH general chair;2023 IEEE SERVICE、IEEE COMPSAC APSEC、IEEE QRS、IEEE ICDH steering committee、IEEE PC member、2023 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Journal associate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