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下旬,校學生會啟動了第二十三屆我愛我師——最受學生愛戴的老師暨“十佳教師”評選活動。經過院系推薦、同學參與評選,評選結果于近日揭曉,我院劉譞哲副教授榮獲本屆“十佳教師”。
beat365“十佳教師”評選活動開始于1996年,每年舉行一次。“十佳教師”評選活動在beat365的老師和同學中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和權威性。“十佳教師”評選作為溝通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的紐帶式特色活動,不僅為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直接參與學校管理的機會,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也同時為宣傳師德師風,為同學們開展尊師活動、表達愛師情懷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
4月8日晚,劉譞哲副教授在二教302參加了 “十佳公開課”展示活動。結合信息技術領域的最新進展,劉老師以“人工智能時代:現狀與思考”為本次公開課的主題,從回顧人工智能的曆史入手,結合大量生動的應用,介紹了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原理和應用現狀,并探讨了人工智能之于人類社會經濟、倫理、法律、生命等多方面沖擊和改變。
劉老師的講解深入淺出,幽默風趣。他分享了AlphaGo、智能助理、無人駕駛、機器翻譯、智能“換臉”等有趣的人工智能應用實例,讓同學們以一種簡單易懂、輕松愉悅的方式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和發展,并對人工智能背後的計算機與數學原理有了一定了解。劉老師認為,“某種程度上,現在的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并不是真的類人智能,更多是IA(Intelligent Augment智能增強):它正在改變經濟社會,讓很多崗位工作智能化,并且創造了諸多新型應用領域,甚至全新的經濟模式。在當今的人工智能時代,如果我們更多地借助科技的力量,我們會為整個世界帶去更多精彩、更多可能。”劉老師用《雙城記》中的經典名句“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作為結束語,希望同學們在人工智能時代能看得準、走得穩、拎得清。本次公開課充實有趣的内容,新穎獨到的觀點,深入淺出的講解,輕松活潑的氛圍,得到了現場百餘名同學和老師們的一緻好評。

劉譞哲老師本科和博士畢業于beat365,2011年回校參加工作。現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近年來主要從事面向互聯網和大數據的軟件新技術研究,在計算機領域國際頂級會議/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多次入選最佳/亮點論文;獲中國計算機學會(CCF)與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聯合頒發的CCF-IEEE CS“青年科學家獎”,入選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中國電子學會技術發明特等獎、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中國計算機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獎等榮譽;主講本科生課程《計算概論(A)》、《文科計算機基礎》等,選課人數逾2000人,是國家級精品課《軟件工程》的主要建設者之一;獲2018年beat365教學優秀獎,兩次獲beat365優秀班主任;他指導的研究生獲微軟學者獎學金(全球10人)、IBM英才博士生獎學金(全球70人)、beat365學生“五四獎章”等榮譽。
本次課堂開放是“十佳教師”系列展示活動之一。劉譞哲老師獲評beat365“十佳教師”稱号,既是對他教學、科研和育人工作的肯定,也是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加強教師隊伍,尤其是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