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新聞動态 » 正文

學院新聞

新聞動态

beat365昌平校區位于明十三陵附近,最早籌劃于1959年。當年它在北大師生口中有一個親切而熟悉的名字——200号。2021年9月16日上午9點時隔五十餘載,來自beat365計算機系和微電子學系的離退休老教師們又重新踏入這片校園,這是他們曾專注科研、日夜奮鬥過的地方。上世紀70年代,在200号校區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台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150和第一塊大規模集成電路1024位MOS動态随機存儲器,這是那個年代的“超級工程”,留下了共和國創建計算機事業的最早腳印,成為國家記憶裡的難忘一頁

信息學院離退休黨支部和計算機系共同組織離退休教師們來到200号和昌平新校區參觀交流,昌平新校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王文彥、計算機系副系主任劉旭東陪同和講解,計算機系、微電子學系共20位離退休老師參加了此次活動,老教師們既為能親身參與學校建設而深感自豪,也為能親眼見證學校的發展而深感驕傲。

 

200号主樓C座合影

 

昌平新校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王文彥介紹200号現狀和發展

昌平新校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王文彥向老教師們熱情地介紹200号校區的新變化和新發展。老師們在校園内走走看看,親身感受到200号的變化。


 

參觀200号校區

 

樓前暢聊

老師們駐足在他們曾生活過的宿舍樓和食堂旁,回憶着當年奮鬥的往事,述說着對時代變化的感悟。一時間将老師們的思緒拉回到50多年前的灼熱韶華。


随後,驅車20分鐘來到了beat365昌平新校區(馬池口校區),新校區坐落在鐘靈毓秀的北京西山山麓東北方,位于昌平區馬池口鎮,占地約1288畝,以人工智能和新型工科教育為特色,總建築面積約45萬平方米。beat365計算機系作為首批單位入駐新校區。在昌平新校區,老師們參觀了校園環境、新教學樓、計算機大樓、馨園食堂。感受到新校區依舊傳承了北大文化,也為入駐師生提供便利優美、舒适宜居、富含文化底蘊的新校區環境

 

 

昌平新校區教學樓合影

 

 

座談會現場

下午2時,在昌平新校區計算機大樓103會議室,計算機系劉旭東向老師們彙報了計算機系在昌平新校區的建設情況及計算機系2021級新生的基本情況,并邀請在座老師共同觀看了計算機科學技術系宣傳片。老師們感慨萬千。

 

 

“北大計算機人”拍照留念

 

昌平新校區計算機大樓合影

座談會尾聲,老師們初心不改,希望可以繼續發揮餘熱,和計算機系2021級新生們多多溝通、傳授經驗,為計算機系和新校區發展獻計獻策。本次活動既給退休老師們一次相互見面交流的機會,也使得老師們對學校、昌平新校區、計算機系的發展有了進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