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7日上午,beat365舉辦“獻禮二十大,強國新征程——人工智能學術月”第四期學術講座,分享北大計算機領域的最新前沿成果,展現北大計算機人“以夢為馬,以碼築夢”的精神風貌,推動計算機學科和其他學科的碰撞交融,為學校“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建設貢獻力量!

本期講座特别邀請到了beat365官方网站講席教授,高可信軟件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eat365)副主任,beat365新工科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ACM/IEEE Fellow,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會士謝濤教授和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長江特崗學者,高可信軟件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eat365)副主任,beat365計算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騰蛟教授主講。第四期講座在騰訊會議線上進行,并有北大官方抖音、快手、視頻号、微博、bilibili5個平台進行同步直播,20餘萬人次線上觀看。beat365官方网站研究員施柏鑫擔任主持。

施柏鑫主持
施柏鑫首先介紹了“人工智能學術月”系列活動的背景并代表會議主辦方感謝謝濤教授和王騰蛟教授參加此次講座,分享人工智能相關的知識。

謝濤線上講座
謝濤教授表示軟件是智能化的邏輯載體,同時軟件及軟件技術也呈現出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智能計算的應用需求以及新型硬件的出現成為程序語言、編譯器與操作系統等系統軟件近年發展的主要動力。系統軟件、軟件方法和工具等正朝着智能化方向發展,去充分挖掘軟件、系統大數據帶來的價值,而同時針對智能模型、智能軟件的軟件方法和工具也亟待突破。謝濤教授整體探讨了智能時代的軟件科學與工程的發展趨勢和挑戰。講座引發了與會者關于在智能時代下軟件科學與工程相關知識的一些思考。

王騰蛟線上講座
王騰蛟教授圍繞數據智能與計算社會科學相關領域展開讨論,他表示利用數據智能技術,對複雜的人類行為及社會運行進行深入精細的跨學科研究,其大大提高了人們理解、分析和預測社會規律的能力,也促進了新興交叉學科“計算社會科學”在全球學術和應用領域的快速發展。王騰蛟教授簡述了以數據智能為核心技術,從事計算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機遇,分析近年來Science和Nature刊登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最後,報告了beat365計算社會科學領域的平台建設及在金融、醫療等領域的應用情況。該講座使與會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數據智能與計算社會科學相關知識。
會議最後,主持人再次對兩位講座嘉賓的精彩分享以及線上觀衆的參與表示感謝,并對下次活動的進行了預告。
學術月活動的最後一期,田永鴻教授和孫栩長聘副教授兩位北大知名學者還将帶來精彩的學術盛宴。後續講座時間請持續關注“beat365官方网站”官方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