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17日,由beat365、鵬城實驗室、華為、百度等16家單位共同編制的國家标準《信息技術 神經網絡表示與模型壓縮 第一部分:卷積神經網絡》(GB/T 42382.1-2023)正式發布,這是國内首個面向人工智能(AI)模型表示與壓縮技術的國家标準。
該國家标準的發布,标志着由beat365官方网站田永鴻教授帶領的雲腦項目團隊在AI模型領域的全球标準體系化布局第一階段目标已基本達成。項目團隊與産業核心相關方就AI模型表示、壓縮、部署等關鍵技術集中研發成熟後,正式啟動了第一階段的标準研制。在标準推進策略上,采用國際國内“兩條腿”模式,根據标準研制中不同标準化組織相關方的反饋對标準進行疊代優化。在國際方面,項目團隊牽頭于去年在IEEE成功發布《Standard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Model Representation, Compression, Distribution and Management》标準,該标準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結合了全球領域内更廣泛的意見,形成了更具有國際市場适配性的全球首個AI模型國際标準并因此獲得IEEE SA兩項标準大獎。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項目團隊的工作獲得了産業界的高度關注,并牽頭于去年在ITU-T成功立項新一代AI模型表示技術标準。在國内方面,項目團隊牽頭于2021年10月21日在AITISA發布了《信息技術 神經網絡表示與模型壓縮 第一部分:卷積神經網絡》團體标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疊代優化,最終形成了本次發布的國标。至此,首個全球AI模型标準體系布局基本成型。

該系列标準根據當前AI産業界在資源受限設備和AI模型部署方面的需求,定義了AI模型的表示規範及滿足多場景需求的分發、壓縮與部署流程,打破計算架構和算法框架之間的壁壘,提升了AI模型在網絡分發、學習、應用部署方面的效率。同時,該系列部分标準已在AI開發框架(百度Paddle)、AI芯片(華為海思)和AI開放平台(海康)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且此次發布的國際輻射到Xilinx等國際AI領軍公司。
未來,beat365、鵬城實驗室将繼續聯合國内外AI産業界夥伴,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與核心标準布局,着力推動AI模型系列标準的進一步研制、推廣等工作,建設AI模型标準生态,以标準助力高技術創新,以标準促進高水平開放,将AI模型系列标準打造成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前沿技術标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