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新聞動态 » 正文

學院新聞

新聞動态

人物簡介

陳方平,中共黨員,beat365官方网站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2022屆博士畢業生,雲聖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CEO,人工智能教授級高工(正高級工程師)。曾獲beat365學生五·四獎章(beat365學生最高榮譽)、北京市優秀畢業生等榮譽。在校期間一直專注于計算機視覺與多元傳感器融合方向的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CRAISMAR等國際頂級會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率先提出并開發完成了國際領先的無人機及全自動機場系統,以第一發明人申請授權了專利二百餘項,榮獲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科學技術獎。

由“齊天大聖”種下的飛行夢

“你挑着擔,我牽着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無數次循環播放的86版《西遊記》不知是多少90後難忘的童年回憶,駕着筋鬥雲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曆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的齊天大聖,也成了一代代中國孩子的心中偶像。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東山島的陳方平與齊天大聖更是有一段不解之緣。

東山島的海浪景觀蔚為壯觀,呼嘯奔騰的滔天白浪也促使東山島成為《西遊記》第一集《猴王初問世》的取景地。齊天大聖就誕生于東山島邊的一塊巨石中,後來也是從這裡獨自乘筏漂洋過海,開啟拜師學藝、斬妖除魔,最終取得真經的修行之路。

兒時的陳方平看着家門口的那塊巨石和那片海,看着電視機裡騰雲駕霧、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裡的孫悟空,心中充滿了信仰與憧憬,也種下了向往飛行的種子。“從小我就夢想着能夠成為一名飛行員,體驗翺翔九天的感覺;或是能夠造一台飛行器,替我去看看雲上的世界。”然而,童年的紙飛機、竹蜻蜓既飛不高也飛不遠,理想隻能始終深埋在心底,慢慢生根發芽。高考前夕,因為視力不達标導緻飛行員之夢破碎,不服輸的他毅然走上了飛行器設計制造之路,用另一種方式實現自己的飛行夢。

陳方平畢業照

雲聖,給無人機裝上智慧的大腦

彼時,各種各樣的無人機已經進入大衆視野,但它們普遍采取的人工操控方式似乎還不符合陳方平心目中“無人”機的稱号,與他夢想中架着筋鬥雲自由翺翔的“大聖”更是相去甚遠。如何讓無人機脫離飛手和遙控器做到真正自主飛行成了他新的奮鬥目标。“通過攝像頭和深度傳感器給無人機裝上‘火眼金睛’,讓無人機可以自主感知外界環境;再給它們搭載可以進行快速精準決策的‘智慧大腦’,能夠自主計算最佳路徑,讓用戶對無人機和機器人的存在無感,專注解決他們業務上的痛點問題。這才是真正的無人化、智能化。”

實現這一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掌握機器視覺控制、多元傳感器融合、無人機精準控制等多領域的關鍵技術。從本科到博士研究生階段的近十年裡,陳方平始終懷揣着這個夢想,從底層硬件飛控系統到軟硬件協同,憑着不服輸的勁頭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科研和技術難題。他用一年的時間對北大燕園校區進行了全場景建模,并開發出第一套智能無人機系統。2017年,在導師高文院士的支持下,尚在beat365官方网站攻讀博士學位的他頂着科研壓力,帶着幾位志同道合的小夥伴走上創業之路,成立了雲聖智能公司,身體力行地實踐着對全局的深度戰略思考和對細節精益求精的把握。

雲聖智能天津園區

“雲”是筋鬥雲,“聖”是齊天大聖,雲聖智能的産品恰如其名。陳方平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并在全國率先推出了“無人機+全自動機場”這一創新型産品,裝配了智慧“大腦”和“眼睛”的無人機可以自主發現障礙物,進行距離測算及路徑規劃,在電量不足時還可以自主飛回機場(用于無人機升降、充換電和存儲的設備),并在占地面積最小隻需0.25平方米的機場内進行無人機的全自動換電、傳感吊艙更換等功能。有了這樣一套設備,用戶無需親臨現場,無人機即可自主完成起飛、巡航等工作,實現真正的雲上智能“無人”機。

目前,雲聖智能的産品已經應用于諸多行業,如電力、能源、應急、文旅等。在電力行業,電網巡線是一項危險而重要的必修課,線路上每一個微小隐患都可能帶來巨大損失,工作人員需要跋山涉水巡檢基杆電塔,無論嚴寒酷暑還是懸崖峭壁,都必須堅守在一線崗位上,其中的辛勞和潛在的危險可想而知。現如今,雲聖智能研發的無人機和機場設備,已經可以實現電塔和電網的自動化、數字化、精細化巡檢,産品覆蓋了國内數十個省份,并已遠銷海外,在多個領域得以成功應用,讓知識和技術走出實驗室,真正為國家和社會創造價值。

産品應用場景

20226月,陳方平順利通過答辯,取得了博士學位,雲聖智能也于同年12月連續完成C系列數億元融資,成為一家估值數十億、有着兩百多名全職員工的公司。如何帶領公司走上正軌是陳方平這六年來每天都需要思考的事情,也正是憑借着這股不服輸、不放棄的精神,他成功實現了人生的第一次涅槃。

科技與文化交融,讓産品展現東方美學

“我從五歲就開始學習國畫,家裡的畫闆比我的年齡都要大。”為了讓幼年時期活潑好動的陳方平安靜下來,在還沒畫闆高時,他便被父親送到了國畫老師那裡。從運筆、用墨到構圖、題款,從山水、花鳥到工筆、寫意,他一學就是十多年。國畫的“童子功”讓他形成了一套自有的美學理念,獨樹一幟地将國畫的意境融入到一系列産品設計中,用最極緻的科技和中國傳統文化打造具有濃濃東方美學韻味的“黑科技”産品。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古往今來,作為花之君子,蓮花受到太多文人墨客的稱頌與贊揚,也成了每位國畫學習者的必修課。同樣用宣紙和畫筆暈染蓮花多年的陳方平,這一次則将蓮花融入到最新的全自動“無人機-機場”設計中。礦泉水瓶大小的無人機是蓮花的“花芯”,蓮花的層層花瓣則被設計為停放無人機的“寶蓮燈”自動機場。當花瓣打開,花中的迷你無人機就會展開雙翼飛向城市上空,執行飛行任務。任務完成後,“寶蓮燈”自動機場會精準捕獲懸停的無人機,進行充電、換電與存儲。總之,隻需一根路燈杆的占地面積,即可完成無人機從起飛到降落的全部功能,這給了無人機和自動機場提供更多的應用場景與想象空間。

寶蓮燈系列

而在大漠、草原等人迹罕至的地方,無人機則需要更長的待機時間、更大的巡視範圍,以齊天大聖戰袍為靈感的“聖max”無人機和“戰袍”全自動機場應運而生,可從兩個立面打開的自動機場能同時容納兩台無人機,方便不同型号的無人機和機器人進入倉内充換電,并通過多機協同和接力作業的方式完成自動巡檢任務,以此來應對更多樣、更複雜的使用場景。

好的産品設計來源于對美的不懈追求,用技術來保證質量,用藝術來提升品位。“做有中國特色的黑科技産品”是陳方平一直以來的夢想,他希望雲聖智能可以站在技術與藝術的交叉口,用東方美學賦能科技産品,在世界範圍内成為開拓創新的時代标杆。如今,他正帶領雲聖智能朝着這個目标不斷前行。

技術創新的終極目标是為國家、社會創造價值

“學術研究、技術創新的目的是什麼?”這是剛讀博士一年級的陳方平在選擇專注學術還是走上創業之路時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我心底的答案是,技術創新的終極目标是為國家、社會創造價值。”想清楚這一點後,他便毅然在博士期間開啟了創業之路。北大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精神讓他在學業與創業并行的時光中堅持下來,一抹北大紅也刻進了雲聖智能一代代産品的DNA中。“是北大培養了我,北大讓我學會了思考,這種能力将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财富。”

創業是一場修行。去年,雲聖智能江蘇分部正式推進建設,将在南方開辟新的市場,陳方平也在不斷突破、重塑自己的修行路上繼續前行。擁有“錢學森的學術底蘊和愛國情懷、馬斯克的勇氣和執行力、喬布斯追求産品極緻的精神”是他創業中不變的信仰。身為北大人,他也将繼續沿着一代代先輩們的足迹,投身于科技報國的征程中,傾盡全力去創造價值、服務國家、造福社會。

“所以如果問我企業家精神是什麼,我的回答是,通過企業,把産品和技術快速地應用、服務于這個社會,給社會生産力和人們的生産生活創造價值,以四維能力提高生産生活效率,解民生之多艱。”這也是雲聖智能的使命。做成1000億級别的超低空天地一體運營商是陳方平未來十年的長期目标,生長于福建省東山島的他将繼續帶領雲聖智能“苦練七十二變、笑對八十一難”,像孫悟空一樣完成從“美猴王”到“鬥戰勝佛”的蛻變,以“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的孤勇和執着,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創業路上的陳方平

獲獎情況

2022年,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22年,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22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委員

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及beat365“雙優”畢業生

2022年,中國測繪學會測繪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21年,共青團中央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創業獎·科技創新特别獎”

2021年,天津市有突出貢獻專家

2021年,中國科協“強國青年科學家”提名

2020年,福布斯亞洲3030歲以下精英榜30U30

2020年,教育部“創新創業英才獎”

2020年,天津市濱海新區科技創業領軍人才

2020年,第二十屆“天津青年五四獎章”,beat365最高獎“五四獎章”

2020年,北京市海澱區海英人才“創業領軍人才”

2019年,中國科協“科技創業先鋒”

2019年,天津市企業家隊伍建設“111”工程傑出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