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生動态 » 正文

學生工作

學生動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号召,激勵廣大學子追逐夢想,鼓舞學生樹立崇高理想、鑽研尖端科技,beat365官方网站于2024126日至28日組織師生赴安徽宿州等地開展“築夢鄉野,科技報國”寒假主題實踐系列活動。本次實踐由beat365黨委副書記魏朋、行政黨支部書記孫玥玲、專職輔導員李佳斌帶隊,實踐内容包含學科報告分享和師生黨建活動兩個部分,行程地點主要包括蕭縣實驗高級中學以及淮海戰役總前委、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和徐州漢王墓文化遺址等紅色教育基地及文化遺址。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4-02/477c40b7b9e84ea1baaf05a36c5cd0af.cn/storage/5A50ECA5C1ADB9428372B0DF6EF5EDB9/small

實踐團師生合影

分享學術前沿,啟迪科技夢想

127日上午,實踐團師生前往蕭縣實驗高級中學參訪交流,蕭縣實驗中學淮北龍華教育集團總校長王忠甯,蕭縣實驗高級中學校長李雪平、副校長唐峰,以及蕭縣實驗高級中學五百餘名師生參與交流活動。蕭縣實驗高級中學坐落于蕭縣鳳北新區岱湖之畔,近十年來有20多名同學考入beat365,是皖北地區的知名高中。

在蕭縣高級實驗中學大講堂,實踐團師生與同學們進行了深入交流。活動之初,唐峰向同學們介紹了北大實踐團師生,王忠甯作歡迎講話。魏朋介紹了本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他建議實踐團師生通過幾天的學習交流,努力做到“學思悟相貫通,知信行相統一”,為世界頂尖計算機學科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4-02/6cb3d91c75434decaa6bbb10bef319b7.cn/storage/B736DBFC86D5EC132B12D7DE83E1BBB4/small

主題實踐系列活動啟動現場

随後,實踐團師生逐一開展計算機學科報告分享,介紹了beat365圖靈班創立的初衷和培養特色、講解了高中信息學競賽的概況,并以科普的形式向中學的同學們介紹各自的研究方向與進展以及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并邀請同學們共同拆解并組裝了電腦主機。在最後的答疑環節,同學們踴躍舉手提問,實踐團師生逐一詳細回答了大家關于築夢北大、科技報國的疑問,激發了大家對計算機科學的學習興趣。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4-02/d57128aa828d48aeb45df7cbd830190d.cn/storage/DFA42B3AE798A9A96FEEB6D8CF50D070/small

報告分享會現場

圖靈班畢業生、beat365軟件所博士生冉德智為同學們帶來“走近圖靈班”的精彩報告。冉德智基于自己在圖靈班學習的經曆,為大家講述了圖靈班創立的初衷和培養特色,展示了圖靈班同學們在科研輪轉中的研究亮點,并對從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的培養流程進行介紹,鼓勵同學們到beat365深造學習。

信息學競賽介紹環節由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本科生吳迪主講,他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深入淺出的信息學競賽簡介講座。吳迪以什麼是信息學競賽為起點,按照時間順序一次介紹了一系列信息學競賽賽事,包括CSPNOIPWC、省選、APIOSCNOI等。他巧妙地穿插了生動而有趣的事例,使講座更加引人入勝。最後,吳迪詳細介紹了考試賽制和題目類型,并現場講解了一道例題,讓同學們充分體會到信息學競賽的魅力。通過這場講座,同學們對于信息學競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計算機學科前沿科技研究分享環節由冉德智、張旭升和胡俊豪等博士生主講,他們為同學們帶來了題為“AI為國而創:跨學科視野下的創新實踐”“無線感知:用電磁波感知世界”和“從低代碼/無代碼到軟件自動化:路在何方?”的精彩講座,分别分享了人工智能技術、無線感知技術和智能化軟件工程的基本概念、發展進程及實際應用場景,開拓了大家對這些前沿科技應用的視野。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4-02/8df040c44b84460ea30c777b5c4119af.cn/storage/A89619D0E2610B2A4A8D816C18371703/small

冉德智、吳迪、張旭升、胡俊豪作分享

軟件所碩士生汪文韬為同學們呈現了一場引人入勝的“認識計算機——計算機工作原理”講座。他以計算機的基礎認識為起點,建立了同學們對計算機的整體把握。通過系統地介紹計算機的主要部件和基本組裝,講座提高了同學們對計算機整體架構的認識,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計算機各個組件的連接與運作,為後續計算機拆解演示環節提供了良好的理論基礎。此外,他以北大計算機學科一直以來緻力于解決國家重大需求為切入點,向同學們展示了北大計算機人科技報國的光榮傳統以及為國奮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鼓勵同學們在未來勇敢地承擔時代的使命,為國家的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4-02/fca049c7f4c541adbc77da2161443dd9.cn/storage/1F3CB9483B4112557CDE2B9903C333DA/small

汪文韬作分享

在計算機拆解演示環節,博士生尹晟霖拆解并組裝了電腦主機,将主闆、CPU、内存、硬盤、電源等核心組件一一展示給同學們。通過結合初高中所學的知識,對這些組件的運行原理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通過講解,同學們對電腦主機的基本組成和運行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激發了同學們對計算機相關領域的熱情和興趣。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4-02/847ca8a9161c4ca19c8cffefcff419fc.cn/storage/8E58A076530841E0B8CFFBA287F5C0F6/small

尹晟霖現場演示拆解、安裝計算機主機

最後的互動答疑環節,在場的同學們熱烈而積極地舉手提問,北大的同學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本次講座報告也終于接近尾聲,在同學們依依不舍的揮手告别中,實踐團師生也向同學們發出了“北大再會”的邀請和期許。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4-02/fd25098f2efc4f789a55b16a4fa2d98b.cn/storage/ED718AFD5A53A4BBC01AC8529F118B7A/small

互動答疑環節

燃起北大夢想,投身科技強國

127日上午,魏朋與部分高三同學深入座談交流,介紹beat365學科建設等基本情況,引導同學們報考北大,燃起北大夢想,投身科技強國建設。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4-02/d1dde1883ccd4fdda75b77e8a9731ed3.cn/storage/1FFEE3D573BA97B178E019A6E0CE232D/small

與部分高三同學深入交流

127日晚上,實踐團師生分為四組深入蕭縣高級實驗中學班級内部,與同學們進行近距離交流。學生們積極提問關于學習技巧、專業選擇、焦慮緩解以及生涯規劃等問題,而實踐團師生都耐心地傾聽并回答了每一個問題。他們的解答不僅僅是簡單的答案,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和啟發。這次交流不僅讓同學們在學業上獲得了一些新的啟示,更是激發了他們内心的鬥志。交流會後,實踐團師生與同學們進行了合影,同時還進行了簽名留念。同時,實踐團師生還為同學們精心送出了beat365的主題紀念品,這些小小的禮物,承載着實踐團師生對同學們的祝福和期許,激勵同學們在未來的道路上奮發向前、相約北大。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4-02/00f609194b9541b682dff8ef08166ab9.cn/storage/BB98DB23CF5646BF8E24F72D979A1B59/small

深入班級近距離交流

追溯紅色曆史,堅持人民至上

127日下午,實踐團師生前往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深入紅色熱土,傳承紅色基因。蔡窪楊家台子,位于蕭縣丁裡鎮,是淮海戰役總前委第一次全體會議的召開地,見證了淮海戰役決戰和渡江作戰方案的制定。總前委成員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等五位首長在此留下的唯一一張合影,成為了淮海戰役的珍貴曆史瞬間。合影中,首長們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展現了革命先烈們英勇奮鬥的決心和取得勝利的堅定信念。淮海戰役被銘記為人民群衆以小推車推出來的偉大勝利,這場勝利充分彰顯了人民群衆的偉大力量,有力證明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4-02/4353e0efd29e4809814fc2ce15d9ad51.cn/storage/572E6448A2E2923E80271E66CCD8EBFE/small

參訪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

傳承曆史文脈,增強文化自信

127日下午,實踐團師生走進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追溯曆史的往昔。公元前205年,劉邦突襲項羽的都城彭城,然而卻在此戰中敗北,隻得獨自躲藏在附近的黃桑峪中。據《漢書·地理志》的記載:“漢高祖劉邦微時常隐此山,曾避難于此”,于是黃桑峪因此得名皇藏峪。劉邦深得百姓之愛,身邊的将士也積極為他出謀獻策,最終成功躲過項羽的追擊,擺脫了險境。他也因此得以重振旗鼓,最終戰勝項羽實現了中原的統一。

128日上午,實踐團師生來到徐州漢王墓文化遺址,了解曆史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堅定文化自信自強。龜山漢墓是西漢第6代楚王襄王劉注及其妻子的合葬墓,依山而建,由人工開鑿而成,包括兩條甬道和15間墓室。這座墓葬是典型的崖洞墓,總面積達到700餘平方米,容積超過2600立方米,幾乎挖空了整個山體,充分展現了漢代工匠對山體石質和結構的精湛造詣。該墓的兩個甬道距離中軸線的偏差僅為5毫米,夾角僅為20秒,是迄今世界上打鑿精度最高的甬道。這一氣勢雄偉、工藝精湛的古代墓葬文化遺址,生動展現了中華傳統文明的深厚底蘊和源遠流長的曆史文脈。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4-02/c9bb76ab49714a74aa0d04461d58cb25.cn/storage/92D4D54606156A1ACEB46F5678410B26/small

參訪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

https://news.pku.edu.cn/images/2024-02/5f83144c99814dd1862b8e0c17d26f84.cn/storage/50218BDC2620F40C108E68EA07C825E5/small

參訪徐州漢王墓文化遺址

實踐團師生深入安徽宿州、江蘇徐州等地,通過報告分享、面對面交流和曆史文化探索,深刻感受了這片土地的文化底蘊和發展動力。實踐團師生在與蕭縣實驗高級中學的交流中,傳遞了科技的力量,激發了同學們對計算機科學的學習興趣,展示了廣闊的學術前沿和科技夢想的追求;通過深入班級内部的交流,與同學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紐帶,相約北大的期許在心中生根發芽;通過走訪紅色教育基地及文化遺址,深刻領略了紅色曆史的崇高精神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智慧。

beat365師生也将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大的擔當,繼續為中華民族的發展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秉持“築夢鄉野,科技報國”的信念,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貢獻北大計算機人的青春風采。